蕭織大頭照,係蕭織於1933年自臺中州立彰化高等女學校(現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彰化高女)畢業所拍攝之大頭照,並附有蕭氏織字樣。1915年9月15日,蕭織出生於彰化社頭,父親蕭東筳曾創立舊式糖廠,亦擔任過社頭公學校校務委員,母親則為蕭詹雅,2人育有6位子女。其中,哥哥蕭資深與姊姊蕭慎更曾經分別奪下「1925年臺灣軟式網球雙打冠軍」與「臺中御大典紀念競技會擲鉛球第3名」,足見家中運動風氣盛行。蕭織因求學時期時常追趕火車,加上自幼對田徑運動擁有濃厚興趣,且於課後定期參加田徑社團,故練就一雙飛毛腿,展現出優異的運動天賦。就讀彰化高女時,蕭織接受教練菊地千代壽的正式訓練,在1932年「建功神社奉納陸上競技會兼奧運地方預選會」大展長才,除了分別在200公尺、200公尺接力、400公尺接力奪下3面銀牌外,更在80公尺跨欄與200公尺兩個項目中,雙雙打破臺灣紀錄,成為首位在這2項目樹立新紀錄的臺灣女子運動員。1932年5月28日-5月29日,蕭織與同儕林月雲一同代表臺灣參加「第1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全日本預選會」,最終在80公尺跨欄項目奪下第4名,雖無緣入選日本奧運會代表隊,卻已經為臺灣女子運動員開啟挑戰奧運會的大門。1932年10月16日-10月17日,蕭織又於「第13屆全島陸上競技大會」奪下200公尺亞軍。但隨著學生生涯結束,蕭織並未繼續琢磨自身田徑技術並朝向更高的運動層級挑戰,而是選擇高掛釘鞋,結束其堪稱傳奇的田徑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