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亞運會歷史專區
亞運年表
第15屆杜哈亞洲運動會
2006 第15屆杜哈亞洲運動會
2006杜哈亞運開幕典禮中,我國代表團由橄欖球好手吳志威擔任開幕掌旗官。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我國女子籃球隊創下亞運史上首度闖進冠軍戰紀錄拿下銀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我國棒球隊勇闖冠軍戰,對上日本隊,雙方進入拉鋸戰,終場我國就以8比7逆轉獲勝,拿下本屆亞運金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我國女子壘球隊闖進冠軍戰拿下銀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我國男子軟網團體賽李佳鴻、楊勝發、王俊彥、葉佳霖及林舜武(右起)在決賽中獲得亞運銀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奧運會參賽國家及總人數
時間
2006
12.1 Fri—— 12.15 Fri
地點
卡達杜哈
參加國家奧會數
45
總人數
-
男性
-
女性
-
願景及會徽

2006杜哈亞運於西亞的卡達舉辦,這是歷史上首次在阿拉伯國家舉行的亞運,象徵著亞運歷史邁向更具地理與文化多元性的嶄新階段。本屆亞運以「The Games of Your Life(終生難忘的盛會)」為口號,期許亞運不只是運動競賽,更能成為促進跨文化交流的舞臺,讓來自亞洲各地的選手在競技中感受阿拉伯文化的深厚與當代活力。

本屆亞運會徽展現了卡達獨特的創意與藝術品味:會徽的主要形象是一名身手矯健的運動員,正朝著終點線奮力奔跑,象徵著運動員在賽場上追求卓越的不懈精神;運動員頭部化作太陽,彷彿投射出亞洲體育的希望與活力,也讓整體構圖充滿朝氣;他張開雙臂奔跑的姿態,可視為對亞洲各國的熱情邀請;會徽中藍黃交錯的用色,呼應杜哈的自然地貌與文化記憶,巧妙結合海洋與沙漠的象徵意涵,也與阿拉伯文化、歷史與身份象徵息息相關。這場「終生難忘的盛會」不僅為亞洲體育運動歷史增添了光彩,也為亞洲國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寶貴的機會。

吉祥物

本屆亞運吉祥物為一隻名為「Orry」的阿拉伯劍羚,牠年輕、果敢而充滿朝氣,象徵著杜哈人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決心,同時也傳遞著亞運所推崇的奮鬥、團結與友誼的精神。

「Orry」來自於杜哈沙漠,牠具備極高的敏捷性和堅定的意志,這些特質與運動員在比賽中的精神不謀而合。「Orry」身上穿著印有亞運太陽的運動服,代表著年輕運動員們的無窮活力與潛力。牠長長的紅色尾巴,是運動員力量的表現。紅色作為一種充滿活力與熱情的顏色,也代表著「Orry」不畏艱難、勇敢前行的精神,同時也與杜哈熱情的陽光相呼應,呈現出自然與人文的深刻聯繫。

「Orry」的熱情與活力,讓牠成為了杜哈亞運的完美代言人。牠的形象和精神代表了杜哈的歷史與文化,並向每一位觀眾展現了亞運所傳遞的積極、樂觀與團結的價值觀。

競賽運動種類

2006杜哈亞運會,舉辦39個正式運動,包含水上運動、射箭、田徑、羽球、棒球、籃球、撞球、健美、保齡球、拳擊、輕艇、西洋棋、自由車、馬術、擊劍、足球、高爾夫、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卡巴迪、空手道、划船、橄欖球、帆船、籐球、射擊、軟式網球、壘球、壁球、桌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舉重、角力、武術 。

我國代表隊參加種類

我國運動員參加34個正式運動,計有:水上運動、射箭、田徑、羽球、棒球、籃球、撞球、健美、保齡球、拳擊、自由車、馬術、擊劍、足球、高爾夫、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空手道、划船、橄欖球、帆船、射擊、軟式網球、壘球、桌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舉重、角力、武術。

英雄榜
我國代表團人數比率、賽果
總人數
391
獎牌數
9
金牌
10
銀牌
27
銅牌
204
52.17%
187
47.83%
代表團名單
參賽項目 / 教練 / 選手 / 賽果
教練 李路
女子1公尺跳板 呂甄
女子3公尺跳板 呂恩典
女子3公尺跳板 呂欣
女子雙人3公尺跳板 呂欣、呂恩典
教練 許安東、劉超然
領隊 姚高橋
女子50公尺仰式 林蔓繻
女子50公尺仰式 賀昫蓉
女子50公尺自由式 楊金桂
女子50公尺自由式 聶品潔
女子50公尺蝶式 楊金桂
女子50公尺蝶式 蔡怡娟
女子100公尺仰式 林蔓繻
女子100公尺仰式 賀昫蓉
女子100公尺自由式 楊金桂
女子100公尺自由式 聶品潔
女子100公尺蝶式 蔡怡娟
女子200公尺仰式 賀昫蓉
女子200公尺自由式 楊金桂
女子200公尺自由式 聶品潔
女子200公尺混合式 林蔓繻
女子400公尺自由式 楊金桂
女子400公尺混合式 林蔓繻
男子50公尺仰式 林昱安
男子50公尺仰式 袁平
男子50公尺自由式 王紹安
男子50公尺蛙式 江信宏
男子50公尺蛙式 王韋文
男子50公尺蝶式 許志傑
男子100公尺仰式 林昱安
男子100公尺仰式 袁平
男子100公尺自由式 王紹安
男子100公尺蛙式 王韋文
男子100公尺蛙式 江信宏
男子100公尺蝶式 許志傑
男子200公尺仰式 林昱安
男子200公尺仰式 袁平
男子200公尺自由式 唐聖捷
男子200公尺自由式 陳德同
男子200公尺蛙式 王韋文
男子200公尺蛙式 江信宏
男子200公尺蝶式 許志傑
男子200公尺混合式 許志傑
男子200公尺混合式 蔡國銓
男子400公尺自由式 唐聖捷
男子400公尺自由式 陳德同
男子400公尺混合式 林昱安
男子400公尺混合式 蔡國銓
男子1500公尺自由式 唐聖捷
女子4x100公尺自由式接力 林蔓繻、楊金桂、聶品潔、蔡怡娟
女子4x100公尺混合式接力 林蔓繻、楊金桂、聶品潔、賀昫蓉
女子4x200公尺自由式接力 林蔓繻、楊金桂、聶品潔、蔡怡娟
男子4x100公尺自由式接力 王紹安、袁平、陳德同、蔡國銓
男子4x100公尺混合式接力 王紹安、袁平、許志傑、江信宏
男子4x200公尺自由式接力 袁平、陳德同、唐聖捷、蔡國銓
教練 林政賢、許文玲、曾震仁
女子個人反曲弓 吳蕙如
女子個人反曲弓 林華珊
女子個人反曲弓 袁叔琪
女子個人反曲弓 賴逸欣
男子個人反曲弓 王正邦
男子個人反曲弓 徐梓益
男子個人反曲弓 郭振維 銅牌
男子個人反曲弓 陳詩園
女子團體反曲弓 袁叔琪、吳蕙如、林華珊、賴逸欣 銅牌
男子團體反曲弓 徐梓益、王正邦、陳詩園、郭振維 銀牌
教練 江文俊、呂景義、林錦明、蔡於儒
管理 溫賢昌
女子100公尺 莊淑娟
女子100公尺 林怡君
女子鉛球 林家瑩 銅牌
男子100公尺 劉元凱
男子1500公尺 陳福彬
男子200公尺 易緯鎮
男子3000公尺障礙賽 吳文騫
男子400公尺 陳晉軒
男子400公尺 鍾振綱
男子800公尺 陳福彬
男子十項全能 蕭賜斌
男子馬拉松 張嘉哲
男子跳遠 蔡易達
男子跳遠 趙志堅
男子鉛球 張銘煌 銅牌
男子標槍 周宜辰
女子4x100公尺接力 林怡君、莊淑娟、余雪安、李陳盈如 銅牌
男子4x100公尺接力 蔡孟霖、劉志宏、易緯鎮、劉元凱
男子4x400公尺接力 易緯鎮、陳晉軒、鍾振綱、張啟勝
教練 陳康、陳鋒
女子單打 鄭韶婕
女子單打 白旻潔
女子雙打 周佳琦、辜姵婷
女子雙打 程文欣、簡毓瑾
混合雙打 程文欣、蔡佳欣
女子團體 程文欣、白旻潔、鄭韶婕、周佳琦、簡毓瑾、辜姵婷
教練 林琨瀚、郭李建夫、葉志仙、龔榮堂
男子團體 王傳家、余賢明、李振昌、林克謙、林岳平、張泰山、林威助、林智勝、石志偉、胡金龍、姜建銘、郭泓志、張建銘、陳金鋒、耿伯軒、陳峰民、陳鏞基、潘威倫、陽仲壽、葉君璋、増菘瑋、謝佳賢 金牌
女子團體教練 王泠、洪玲瑤、張慧瑛
男子團體教練 李雲光、東方介德、劉嘉發
女子團體 初詠萱、文祺、姜鳳君、李婉婷、林紀妏、林慧美、陳萓峰、孫潔萍、劉君儀、鄭慧芸、錢薇娟、藍瑞瑜 銀牌
男子團體 田壘、吳永仁、陳信安、李啟億、李學林、周士淵、林志傑、岳瀛立、陳世念、曾文鼎、楊敬敏、楊哲宜
教練 林申勇、張明雄、蕭永熙
女子個人花式8號球 林沅君 金牌
女子個人花式8號球 柳信美
女子個人花式9號球 譚湘玲
女子個人花式9號球 柳信美 金牌
男子個人花式8號球 吳珈慶
男子個人花式8號球 黃焜璋 銅牌
男子個人花式9號球 吳珈慶
男子個人花式9號球 楊清順 銅牌
男子個人司諾克 辜志偉
男子個人司諾克 李柏憲
男子個人開侖 張健文
男子個人開侖 原永國
男子雙人司諾克 辜志偉、李柏憲
男子雙人司諾克 辜志偉、李柏憲、李同忻
教練 張來秀
男子60公斤級 陳榮生
男子90+公斤級 許家豪
教練 王有仁、李全成、陳金燦
女子單人賽 周妙玲
女子單人賽 潘育分
女子單人賽 蔡昕宜
女子單人賽 王幼鈴
女子單人賽 簡秀蘭
女子單人賽 朱宥潔
女子盟主賽 蔡昕宜
男子單人賽 謝雨平
男子單人賽 王天福
男子單人賽 高海源
男子單人賽 陳永川
男子單人賽 程方佑
男子單人賽 鄭朝升
女子雙人賽 王幼鈴、簡秀蘭
女子雙人賽 朱宥潔、潘育分
女子雙人賽 周妙玲、蔡昕宜
男子雙人賽 高海源、鄭朝升
男子雙人賽 陳永川、程方佑
男子雙人賽 王天福、謝雨平
女子三人賽 王幼鈴、朱宥潔、潘育分
女子三人賽 周妙玲、蔡昕宜、簡秀蘭
男子三人賽 王天福、謝雨平、鄭朝升
男子三人賽 高海源、陳永川、程方佑
女子五人賽 王幼鈴、周妙玲、朱宥潔、潘育分、蔡昕宜、簡秀蘭
男子五人賽 王天福、高海源、謝雨平、程方佑、鄭朝升
教練 楊斯任
男子54公斤級 劉士榮
男子57公斤級 鍾俊安
男子64公斤級 蔡耀鈞
男子91公斤級 蔡立德
教練 杜佳宏、徐瑞德、楊東蓁
機械師 翁瑞宏
女子500公尺個人計時賽 蕭美玉 銀牌
女子3公里個人追逐賽 黃合旬
女子3公里個人追逐賽 易芳如
女子25公里領先計分賽 易芳如
女子25公里領先計分賽 黃合旬
女子個人公路計時賽 黃合旬
女子個人公路賽 易芳如
女子個人爭先賽 蕭美玉
男子1公里個人計時賽 廖國龍
男子4公里個人追逐賽 劉金峰
男子4公里個人追逐賽 黃信華
男子個人公路賽 巫帛宏
男子個人公路賽 陳耿賢
男子個人爭先賽 洪家偉
男子個人爭先賽 林昆鴻
男子個人領先計分賽 陳耿賢
男子個人領先計分賽 巫帛宏
男子個人競輪賽 廖國龍
男子個人競輪賽 林昆鴻
男子4公里團體追逐賽 劉金峰、李偉誠、林恒暉、陳建廷
男子50公里美式接力賽 陳耿賢、巫帛宏
男子團體競速賽 洪家偉、廖國龍、李宗霖
教練 王克文、黃漢文
三日賽個人賽 蔣漢儒
教練 王克文、黃漢文
個人賽 李淵
個人賽 林俊伸
個人賽 葉繡華
團體賽 林俊伸、李淵、葉繡華
教練 王克文、黃漢文
個人賽 汪亦岫
個人賽 陳少曼 銀牌
個人賽 陳逸聰
個人賽 陳少喬
團體賽 陳少曼、陳逸聰、汪亦岫、陳少喬
教練 Mr. Sergei RASSOLKO
女子個人銳劍 于宓玄
女子個人銳劍 張佳鈴
女子團體銳劍 于宓玄、張佳鈴、鄭雅文、陳尹華
教練 周台英、戴惠芳、謝素貞
女子團體 王佳玉、王湘恵、石麗慧、余珮雯、呂慧美、李雪華、陳怡如、林瓊鶯、邱富郁、莊淑美、陳雅恵、曾淑娥、黃玉珍、黃鳳秋、蔡莉真、盧燕鈴、謝宜玲、蘇宛菁
教練 呂西鈞、張錦霞
女子個人 陸冠芝
女子個人 曾雅妮
女子個人 余珮琳
男子個人 潘福強
男子個人 蔣宸豑
男子個人 潘政琮 銀牌
女子團體 余珮琳、陸冠芝、曾雅妮 銅牌
男子團體 潘政琮、潘福強、蔣宸豑、詹世昌 銅牌
教練 俞智贏、黃柏瑞
男子個人全能 黃怡學
男子個人全能 黃哲奎
男子個人全能 黃泰益
男子個人全能 林祥威
男子個人全能 翁士航
男子個人全能 張哲瑋
男子個人鞍馬 林祥威
男子個人鞍馬 黃哲奎
男子個人跳馬 黃怡學
男子團體 黃哲奎、林祥威、翁士航、張哲瑋、黃怡學、黃泰益
教練 王進明
女子全能 余佩倫
女子全能 吳佩伊
女子全能 賴楹子
女子團體 余佩倫、吳佩伊、賴楹子
教練 官佳政、張簡坤明
女子團體 朱裘恩、杜筱媛、林文雅、林莉苹、張雅瑋、許銣芳、陳怡伶、陳映如、陳德蓉、曾千秋、楊雅婷、楊嘉雯、溫慧子、賈凌慧、蘇家莉、龔如文
教練 林敏男、林誠得、廖興洲、蔡一鳴、鍾榮朕
女子團體 黃詩頷、田敏娜、吳珮亭、李幸陵、施淑馨、林依靜、張育菁、張雅芳、陳秀琴、陳美貞、陳家蓉、陳甄姿、楊艾陵、楊婉雯、劉怡文、蘇珮玲
男子團體 王閔寬、石耀文、江文斌、江建國、李儒蒼、范國恆、陳志偉、陳偉陽、曾嘉政、湯肇思、湯肇義、黃柏雄、趙唯翔、蔡明恒、蔡泓奇、謝湘榮
教練 二村學
女子63公斤級 王沁芳
女子70公斤級 劉書韻 銅牌
男子60公斤級 林玨成
教練 黃智勇、加藤達治
管理 黃柏瑜
女子48公斤級 陳彥卉 銅牌
女子60公斤級 黃鈺淇
女子60+公斤級 劉亞力
女子個人型 黃鈺淇
男子55公斤級 謝政剛 金牌
男子60公斤級 黃庠榛 銅牌
男子70公斤級 徐祥銘
男子75公斤級 黃昊昀
男子80公斤級 沈家豪
男子個人型 沈家豪 銅牌
教練 謝茂松
女子單人雙槳 江倩茹
女子輕量雙人雙槳 呂明珍、劉宥鑫
男子輕量級雙人雙槳 林彥禎、溫光程
男子雙人雙槳 汪明輝、張建雄
女子四人單槳 林姵吟、 游貞純、蔡佳縈、謝麗君
教練 Camaneisenirosi TOMASI、陳培章
男子7人制 王國峰、王仁熙、王如安、吳志威、古昭宏、孫正諺、張威政、陳文彦、陳志飛、黃瀚揚、董原祥、潘志明
教練 翁建成
女子樂觀型 翁愷涵
教練 郭孟熙
女子10公尺空氣手槍 馬瑜梅
女子10公尺空氣手槍 黃逸伶
女子10公尺空氣手槍 蔡佳恵
男子10公尺空氣手槍 吳國揚
男子10公尺空氣手槍 張憶寧
男子10公尺空氣手槍 廖啟銘
男子50公尺自由手槍 吳國揚
男子50公尺自由手槍 張憶寧
男子50公尺自由手槍 廖啟銘
女子團體10公尺空氣手槍 馬瑜梅、黃逸伶、蔡佳恵
男子團體10公尺空氣手槍 吳國揚、張憶寧、廖啟銘
男子團體50公尺自由手槍 吳國揚、張憶寧、廖啟銘
教練 曾兆雄、程茂森
女子不定向飛靶 林怡君 銅牌
女子定向飛靶 黃詩婷
女子雙不定向飛靶 徐曉如
男子定向飛靶 陳德偉
男子雙不定向飛靶 張簡銘杉
男子雙不定向飛靶 施維庭
男子雙不定向飛靶 陳世偉
男子團體雙不定向飛靶 施維庭、張簡銘杉、陳世偉 銅牌
教練 王源章、郭旭東
領隊 黃慶淵
女子單打 方燕玲
女子單打 江婉綺 金牌
男子單打 王俊彥 金牌
男子單打 林舜武
女子雙打 周秋萍、楊蕙如
女子雙打 方燕玲、籃奕芸
男子雙打 李佳鴻、楊勝發 金牌
男子雙打 林舜武、葉佳霖
混合雙打 方燕玲、葉佳霖
混合雙打 周秋萍、李佳鴻
女子團體 江婉綺、方燕玲、周秋萍、籃奕芸、楊蕙如 銅牌
男子團體 王俊彥、林舜武、李佳鴻、楊勝發、葉佳霖 銀牌
教練 高俊盛、張家興、曾信彰
領隊 邱文賢
女子團體 江慧娟、吳佳燕、呂雪梅、東昀錡、李秋靜、陳妙怡、林素華、許秀玲、黃慧雯、溫麗秀、賴聖蓉、潘慈恵、賴孟婷、韓幸霖、羅曉婷 銀牌
教練 吳文嘉、李貴美
女子單打 陸雲鳳
女子單打 黃怡樺
男子單打 莊智淵
男子單打 蔣澎龍
女子雙打 陸雲鳳、黃怡樺 銅牌
男子雙打 莊智淵、蔣澎龍 銅牌
男子雙打 張雁書、吳志褀
混合雙打 莊智淵、黃怡樺
混合雙打 蔣澎龍、陸雲鳳
男子團體 莊智淵、張雁書、蔣澎龍、吳志褀、周東昱 銅牌
教練 李東玩、張榮三、湯惠婷、蔡明志
女子47公斤級 楊淑君 銀牌
女子51公斤級 吳燕妮 銀牌
女子55公斤級 曾憶萱
女子59公斤級 曾珮華 銅牌
女子63公斤級 蘇麗文 金牌
女子72公斤級 楊紋貞
男子54公斤級 陳韋昌
男子58公斤級 朱木炎 銅牌
男子62公斤級 蘇泰源 銅牌
男子67公斤級 曾敬翔
男子72公斤級 宋玉麒
男子78公斤級 廖家興 銅牌
教練 陳名米、陳南、謝麗娟
女子單打 詹詠然
女子單打 詹謹瑋
男子單打 盧彥勳
男子單打 王宇佐
女子雙打 詹詠然、莊佳容 銀牌
女子雙打 謝淑薇、詹謹瑋
男子雙打 李欣翰、謝旺成
男子雙打 陳迪、易楚寰
混合雙打 王宇佐、莊佳容
混合雙打 謝淑薇、盧彥勳 銅牌
女子團體 謝淑薇、詹詠然、詹謹瑋、莊佳容 金牌
男子團體 盧彥勳、王宇佐、陳迪、易楚寰 銅牌
教練 田偉璋
女子個人 李筱瑜
男子個人 楊茂雍
女子團體教練 林光宏、吳喜智
男子團體教練 江威霖、陳浚良
男子團體領隊 林光宏、洪盛朗、陳浚良、黃國光
女子團體 吳曉莉、阮珮琪、顧乃涵、林靜怡、林均怡、施惠方、邱玟瑛、陳美靜、陳淑俐、陳慧貞、曾華鈺、葉慧萱 銅牌
男子團體 王明俊、甘秉宗、江天佑、周宗豪、林顯丞、邱得全、洪榮宗、張善源、陳宇聖、黃風勝、鄧政偉、簡偉倫
教練 Oleg PISAREVSKIY、劉榮昌
女子53公斤級 方馨孜
女子63公斤級 盧映錡
男子56公斤級 王信淵
男子62公斤級 楊勝雄
男子69公斤級 吳宗嶺
男子94公斤級 謝偉軍 銅牌
教練 阮昇浩
女子自由式48公斤級 吳麗娟
女子自由式55公斤級 蘇盈慈
女子自由式63公斤級 侯旻汶
教練 江忠益、張世博、楊基龍
女子太極拳 范嫚紜
女子太極拳 劉羽倩
女子長拳 陳少騏
女子南拳 黃小倩
男子太極拳 張景貴
男子長拳 蕭詠升
男子南拳 彭偉群
男子南拳 馬孟群
教練 江忠益、張世博、楊基龍
男子散打52公斤級 楊才育
男子散打56公斤級 王詩宏
男子散打65公斤級 周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