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輪溜冰源自於人們對冰上運動的熱愛,但由於天氣或季節限制無法全年進行冰上運動,因此發展出可以在硬地上進行的「滑輪運動」。最早可追溯至18世紀末,當時的滑輪溜冰鞋設計靈感來自於冰刀,腳底安裝了輪子,使得選手能夠模擬冰上溜冰的動作。隨著時間推移,滑輪溜冰鞋從早期的並排四輪逐漸演變成為直排輪,這一改進不僅提升了鞋子的靈活性,更使選手能在比賽中達到更高的速度,讓他們能夠更好的發揮空間。
滑輪溜冰運動在臺灣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950年代,當時主要作為休閒娛樂活動。隨著1978年「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的成立,滑輪溜冰運動開始進入正式推廣和組織化階段,標誌著這項運動邁向新的里程碑。1984年,我國首次派出選手參加國際比賽,從此開始在亞洲和世界賽事中屢創佳績,逐漸成為臺灣體壇不容忽視的重要項目。
在我國,滑輪溜冰的快速普及得益於臺北圓山兒童樂園於1958年建造的第一座滑輪溜冰場。早期多以四輪並排滑輪鞋為主,隨著直排輪的流行,競技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使滑輪溜冰運動更加蓬勃發展。1978年協會的成立,為全國愛好者提供了統一的組織架構,並促使我國選手積極參與國際比賽。1984年我國首次參加亞洲錦標賽,並屢次取得優異成績,特別是在1990年,我國因連續三屆贏得亞錦賽總錦標優勝,成為唯一永久保留冠軍獎盃的國家。
不僅如此,2000年劉玲娥在世界滑輪溜冰錦標賽摘得首面金牌,自此我國逐漸在世界滑輪溜冰舞臺中嶄露頭角。2009高雄世運會,我國選手以地主隊之姿取得4金3銀2銅的佳績,以及在2013年世錦賽及2017年臺北世大運中,繼續發揮優異表現,屢次奪得多枚獎牌,奠定了我國在國際滑輪溜冰界的地位。更令人稱道的是,我國選手楊合貞分別在2013年世錦賽女子10000公尺計點淘汰賽,和2021年世錦賽女子場地1000公尺爭先賽中,打破世界紀錄,為我國滑輪溜冰的發展再添上濃墨重彩的紀錄。
-
-
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滑輪溜冰女子300公尺決賽,我國選手奪金、銀牌後繞場。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
-
2017台北世大運我國好手陳彥成及柯福軒在男子10000公尺計點淘汰賽包辦前兩名。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
-
2017臺北世大運,我國男子選手宋青陽、高茂傑與陳彥成及女子選手陳映竹、李孟竹與楊合貞分別在男子及女子3000公尺接力奪得金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自1984年首次參加亞洲錦標賽以來,我國的滑輪溜冰隊逐步展現出強大的實力,並在國際賽場上屢創佳績。然而,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是在2010年廣州亞運,滑輪溜冰運動首次被列為亞運正式競賽項目。這項改變象徵著滑輪溜冰在國際體壇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可,並為各國選手提供了展示實力的舞臺,進一步推動了該項運動的全球發展。
對我國而言,2010廣州亞運成為滑輪溜冰運動發展的關鍵時刻。當屆賽事中,王筱筑在女子花式個人項目中表現出色,奪得金牌;宋青陽在男子300公尺個人計時賽和500公尺個人爭先賽中同樣展現出卓越的競技水平,為我國增添2面金牌。此外,我國選手的整體表現亮眼,為滑輪溜冰在亞運的首次登場留下深刻印象。
2018雅加達亞運,我國滑輪溜冰隊繼續展現其穩定的競技實力。趙祖政在男子20公里公路賽中脫穎而出,憑藉其穩定的速度和戰術,成功奪得金牌。而李孟竹在女子20公里公路賽中表現同樣出色,斬獲金牌,楊合貞則在女子20公里公路賽中奪得銅牌。
經過2010年和2018年兩屆亞運的成功表現,我國滑輪溜冰隊逐步鞏固了其在國際賽事中的領導地位,更成為亞洲滑輪溜冰運動的主導力量。這些成就展現了我國選手的競技水準,並為未來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推動力。 以下是我國滑輪溜冰隊在歷屆亞運中的精彩表現與獎牌收穫:
-
-
2010廣州亞運我國滑輪溜冰花式溜冰好手王筱筑在女子個人花式溜冰奪得金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
-
2010廣州亞運我國滑輪溜冰花式溜冰好手宋青陽和駱威霖在男子300公尺個人計時賽包辦金、銀牌,締造佳績。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
-
2018雅加達亞運我國滑輪溜冰選手大合照。
資料來源:楊合貞。
-
-
2017世大運我國好手黃玉霖及柯福軒在男子1000公尺爭先賽金包銀。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資料來源:運動部。
資料來源:運動部。
在2022杭州亞運中,我國滑輪溜冰隊再次展示出,在亞洲滑輪溜冰項目中的領先地位。選手們在多個比賽項目中奪得耀眼佳績,取得7金2銀4銅之佳績,展現了我國在國際體壇的競技實力。其中,首次參加亞運的施沛妤以穩健的策略和卓越的體能表現,在女子10000公尺積分淘汰賽中取得21分的積分,勇奪金牌,充分展示了她作為新秀選手的潛力和實力。
此外,李孟竹在女子1000公尺爭先賽中同樣展現了其在國際賽場上的穩定表現。她在賽程中有效運用戰術,在最後階段加速,最終以1分38秒518的成績奪得金牌。
不僅是個人賽事,我國男子團隊的表現也值得矚目。黃玉霖、趙祖政、陳彥成和柯福軒在男子3000公尺接力賽中,以出色的團隊合作和穩定的速度,成功奪得金牌,成為比賽中的另一個焦點。
女子個人花式滑冰中,洪筱晴憑藉優美的動作及穩定的發揮,奪得金牌。本次賽事中,選手們的努力為我國贏得多面金牌,這不僅提升了我國在亞洲滑輪溜冰競技中的地位,也展現了我國選手在個人與團體項目中的全方位實力。


2022杭州亞運,李孟竹女子1000公尺爭先賽勇奪金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在2022杭州亞運滑輪溜冰女子1000公尺爭先賽中,我國選手李孟竹展現了精湛的技術與沉著的戰術應對。這場比賽由預賽、準決賽及決賽三輪組成,對選手的體能與戰術智慧提出了嚴峻挑戰。李孟竹在準決賽中以穩定的滑行技術取得小組第一,成功晉級決賽。進入決賽後,她選擇了保守的戰術,保持在領先集團後方,耐心等待時機。在比賽接近尾聲時,她在最後一圈半抓住機會,加速衝刺,突破重圍,最終以1分38秒518的成績率先衝線,為我國滑輪溜冰隊添上一枚耀眼的金牌。李孟竹的出色表現充分展示了她的抗壓能力與戰術運用,這場勝利更進一步鞏固了她在國際賽場上的地位,使她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舞臺上再次脫穎而出。

2022杭州亞運,李孟竹女子1000公尺爭先賽勇奪金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2022杭州亞運,施沛妤10000公尺計點淘汰賽勇奪金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在2022杭州亞運滑輪溜冰女子10000公尺計點淘汰賽中,我國選手施沛妤展現了卓越的競技實力與強大的抗壓能力。比賽前半段,她保持穩定的節奏,並一度位居第六名,沉著應對激烈的競爭。然而,隨著比賽進程推進,施沛妤逐步加快速度,展現出強大的追趕能力,逐一超越了包括韓國實力選手柳佳嵐和李瑟在內的競爭對手。比賽後半段,她憑藉敏銳的戰術判斷和精準的技術動作,成功控制賽事節奏,最終以21分的積分奪得金牌,為我國滑輪溜冰隊再添一金。這是施沛妤首次參加亞運及成人組國際賽事,能在如此高強度的競賽中脫穎而出,充分展現了她作為新生代選手的潛力和奮鬥精神。她的這一勝利,不僅為國爭光,也讓人看到了未來她在國際舞臺上更多可能性的無限發展空間。

2022杭州亞運,施沛妤10000公尺計點淘汰賽勇奪金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2022杭州亞運,劉巧兮女子速度過樁比賽之情景。
資料來源:運動部。
在2022杭州亞運滑輪溜冰女子速度過樁項目中,我國選手劉巧兮展現了卓越的技術與不屈不撓的競賽精神。雖然她在預賽中只以第四名驚險晉級,但她在進入8強戰後迅速調整狀態,連續三場比賽都以穩定的表現脫穎而出,最終成功摘下金牌。這場比賽對劉巧兮意義非凡,尤其是在她此前遭遇跟腱炎的困擾,這段期間的康復過程對她的訓練形成了莫大挑戰。但劉巧兮憑藉堅強的毅力克服了這些挑戰,並在亞運賽場上發揮出最佳狀態,充分展現了她的專業實力與抗壓表現。這枚金牌不僅是對她過去努力的回報,也代表著她在面對健康問題時,仍能保持強大鬥志與奮鬥的精神。


2022杭州亞運,洪筱晴女子個人花式溜冰比賽之情景。
資料來源:運動部。
在2022杭州亞運滑輪溜冰女子單人花式溜冰決賽中,洪筱晴展現了出色的技術與實力,最終以總分94.38分奪得金牌。她在短曲和長曲兩段比賽中分別拿下38.76分和55.62分,這些不同以往的創新元素不只展示了她的專業實力,更實現了她與已故父親的約定。這段故事讓她的勝利更別具意義,並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她也因此贏得了更多的喝采與支持。這次亞運的金牌不僅是她多年來不懈努力的見證,也彰顯了她面對挑戰時的毅力與堅韌。這一勝利,不僅為我國滑輪溜冰隊再度增添一份榮耀,也為她個人在競技生涯中確立了新的里程碑,展現了臺灣選手在國際舞臺上的卓越實力。

2022杭州亞運,洪筱晴女子個人花式溜冰比賽之情景。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2022杭州亞運,王宥鈞男子速度過樁勇奪金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王宥鈞自3歲開始接觸滑輪溜冰,並在2022杭州亞運滑輪溜冰男子速度過樁項目中展現過人的實力。在比賽的16強淘汰賽中,他在兩輪比賽中戰勝越南選手,順利晉級8強。接下來,他在8強賽與4強賽中,分別擊敗了中國和伊朗選手,毫無懸念地進入金牌戰。在這場最終對決中,王宥鈞面對來自中國的選手張顥,以穩定的技術與出色的戰術運用,最終以2:0的成績取得勝利,成功為我國奪下這枚寶貴的金牌。此次亞運金牌不僅證明了他自幼練習溜冰的堅持和努力,也展現了他在國際舞臺上的競技實力和未來的潛力。


2022杭州亞運,劉懿萱、李孟竹、楊合貞於女子3000公尺接力賽勇奪金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我國代表隊的劉懿萱、李孟竹和楊合貞在2022杭州亞運滑輪溜冰女子3000公尺接力賽中表現出色。整場比賽我國選手保持穩定的節奏,並在比賽的中後段提速,成功超越韓國隊,以4分19.447秒的成績奪得金牌。這場勝利充分展現了我國選手的實力,也再次確立了我國在亞洲滑輪溜冰項目的領先地位

2022杭州亞運,劉懿萱、李孟竹、楊合貞於女子3000公尺接力賽勇奪金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2022杭州亞運,趙祖政、黃玉霖、陳彥成於男子3000 公尺接力賽勇奪金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在2022杭州亞運滑輪溜冰男子3000公尺接力賽中,我國代表隊的陳彥成、趙祖政和黃玉霖以出色的配合和穩定的表現,最終奪得金牌。比賽過程中,儘管韓國隊一度領先,我國選手依然保持穩定的速度並緊追不放。在最後一棒,黃玉霖頂住壓力,在終點線前以0.01秒的微弱優勢成功壓線,逆轉韓國隊,為我國奪得這場比賽的金牌。

2022杭州亞運,趙祖政、黃玉霖、陳彥成於男子3000 公尺接力賽勇奪金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2022杭州亞運的滑輪溜冰男子3000公尺接力賽上演了一場扣人心弦的「壓線大戰」。當比賽進入最後一圈,韓國隊選手信心滿滿地提前舉手慶祝勝利,彷彿已經穩操勝券。但就在這關鍵的0.01秒內,我國選手黃玉霖仍保持高度冷靜,心無旁騖地專注邁步衝刺,最終以近乎劈腿的姿勢壓線,震驚全場!賽後,黃玉霖這次神奇的逆轉勝被媒體形容為「捷足先登」的完美詮釋。這一瞬間不僅成為當場比賽的焦點,也充分體現了滑輪溜冰競賽中速度與技巧的完美結合。賽後,這場驚險的逆轉勝被譽為亞運中的經典瞬間,讓人們看到了選手在比賽中不放棄的精神。
黃玉霖於2022杭州亞運男子3000公尺接力決賽中奮力壓線,逆轉韓國勇奪金牌時之照片。
資料來源:運動部。
-
-
滑輪溜冰裝備:你所不知的小秘密
滑輪溜冰的裝備可不只是簡單的滑輪鞋,它們各自有著不同的「超能力」!
以競速鞋為例,它們是低筒設計,讓選手在比賽時可以做出更大幅度的動作,而這樣的設計能讓他們在比賽中如風般快速滑行。
競速鞋的輪子直徑最大為125毫米,讓選手的速度達到驚人的60km/hr!
而花式鞋則強調靈活度,使用特製的香蕉輪,讓滑手在過樁時能如蛇般靈活地穿梭。
-
滑輪溜冰全攻略:技巧速度一次掌握花式過樁的技巧:
花式過樁不僅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門藝術!選手們需要在地上擺放一系列的障礙樁,然後通過各種華麗的滑行技巧穿梭其中。過樁動作分為縱向和橫向兩種,選手往往會結合速度和花式動作來完成挑戰,過程驚險刺激。
-
速度與激情的競速賽:
競速滑輪溜冰講求極致速度,常見比賽如200公尺計時賽、500+D公尺爭先賽,選手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衝向終點。每次彎道搶內線,都是決勝的關鍵時刻,一點點的失誤可能就會改寫比賽結果。
-
滑輪鞋的五大分類:
滑輪鞋不只有你在休閒時穿的那種!它們分為,競速鞋、花式鞋、自由式滑輪鞋(他們又分速樁和花樁)、曲棍球鞋、休閒鞋,每種鞋都有其特定用途。競速鞋追求極限速度,特技鞋則需要強大的穩定性來承受空中跳躍等動作的強力衝擊。不同的鞋子對選手的比賽結果起到關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