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奧運會歷史專區
奧運年表
參與奧運歷史專區
2024
第33屆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3屆巴黎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共有206個國家奧會、10,500名運動員(男女各5,250名)參賽,涵蓋32種運動種類、329個比賽項目,並首次將霹靂舞納入正式比賽,展現奧運對年輕世代的吸引力。本屆奧運是巴黎繼1900年與1924年後,第三次舉辦夏季奧運,更標示著奧運誕生百年後的全新篇章,並以「奧運更開放(Games Wide Open)」為口號,強調多元、包容與平等,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奧運精神。

我國代表隊在巴黎奧運共派出60名選手參加16個運動種類。由羽球選手戴資穎及擔霹靂舞選手孫振擔任開幕掌旗官;田徑選手楊俊瀚及拳擊選手林郁婷擔任閉幕掌旗官。在本屆奧運我國選手共奪得2金5銅的亮眼成績,拳擊女將林郁婷勇奪金牌,成為本屆奧運最耀眼的選手之一;王齊麟與李洋在男子羽球雙打連霸金牌,延續東京奧運的輝煌成就。此外,舉重選手郭婞淳摘下銅牌,為我國舉重代表隊再添佳績;射擊選手李孟遠、體操選手唐嘉鴻雙雙奪銅,展現堅強實力;拳擊選手吳詩儀與陳念琴亦獲銅牌,為我國在拳擊項目締造佳績。

2020
第32屆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2屆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本屆奧運為響應性別平權,首度由女性運動員開啟火炬傳遞活動,開幕典禮中各國的掌旗官也須由1男1女擔任。值得關注的還有首次「跨性別」運動員參賽,國際奧會對此也制定許多相關規範,在落實運動平權與奧林匹克精神之同時,也確保所有參與選手的權益。然而,本屆奧運因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不僅在舉辦方式上有別以往,首次以現場無觀眾的形式進行,並研擬諸多相應防疫措施,避免疫情影響運動員及日本居民健康,且在賽會名稱維持不變的前提下,日期由原訂的2020年延期至2021年舉行。 本屆奧運我國代表隊共奪得2金4銀6銅的佳績,創下隊史獎牌數最佳紀錄,其中羽球、柔道、體操、高爾夫、拳擊、空手道都是該項目首次在奧運獲得獎牌。

2016
第31屆里約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1屆里約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2016年08月05日至08月21日,在里約熱內盧盛大展開。本屆奧運共有207個國家奧會、11,238名運動員(男6,179名、女5,059名)參賽,舉辦28種運動種類、306個比賽項目。本屆奧運以「點燃你的熱情(Live Your Passion)」為口號,展現巴西的活力與熱情,並期望透過體育將奧運精神傳遞至世界各地。會徽設計融合巴西國旗的藍、綠、黃三色,三名運動員牽手圍成環狀,象徵團結與活力,整體形狀靈感來自里約著名地標——Sugarloaf。

我國代表隊在里約奧運共派出55名選手參加18個運動種類,由馬術選手汪亦岫擔任開幕掌旗官。本屆奧運我國代表隊共奪得1金2銅,舉重選手許淑淨在女子53公斤級以優異表現勇奪金牌,為我國摘下本屆唯一金牌;郭婞淳則在女子58公斤級獲得銅牌,展現日後問鼎舉重金牌的實力。此外,我國射箭女子團體隊由林詩嘉、雷千瑩、譚雅婷組成,勇奪銅牌,為我國在射箭項目締造佳績。

2012
第30屆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0屆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3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2012年07月27日至08月12日,在英國倫敦舉行,共計有204個國家奧會會參與,集結10,568名運動員(男5,892名、女4,676名)參賽,舉辦26種運動、302個比賽項目。倫敦奧運以「激勵一世代(Inspire a Generation)」為理念,期許年輕世代保持對運動的熱情,並培養團隊合作、自律與堅持不懈的奧運精神。倫敦繼1908年與1948年後,第3次取得奧運舉辦權,為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帶來新活力。

我國代表隊在倫敦奧運共派出44名選手參加14個運動種類,由舉重好手陳士杰擔任開幕掌旗官。本屆奧運我國共奪得1金、1銅的佳績,其中舉重選手許淑淨以穩定表現勇奪金牌,成為我國本屆奧運最亮眼的選手;跆拳道選手曾櫟騁則奪得銅牌,展現我國選手的競技實力。此外,莊智淵在男子桌球單打項目中表現出色,成功闖入四強,最終名列第4,展現出頂尖競技水準。

2008
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9屆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在中國北京舉行,是歷史上第3次在亞洲舉辦的夏季奧運,也是中國首次主辦的奧運會。本屆奧運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為口號,傳遞奧林匹克精神,強調和平、團結與友誼,展現全球體育文化的融合。此外,本屆奧運共有204個國家奧會、10,942名運動員(男6,305名、女4,637名)參賽,舉辦28種運動種類、302個比賽項目,創下奧運史上的新紀錄。

我國代表隊在北京奧運派出80名選手參加15個運動種類,由女壘選手賴聖蓉擔任開幕掌旗官,是繼慕尼黑奧運紀政擔任開幕掌旗官後,我國第2位在奧運擔任掌旗官的女性運動員。本屆奧運我國取得亮眼的成績,共奪得1金1銀2銅。其中,舉重選手陳葦綾(女子48公斤級)與盧映錡(女子63公斤級)分別獲銅牌與銀牌,後因對手違反禁藥規定遞補為金牌與銀牌。跆拳道選手朱木炎(男子58公斤級)與宋玉麒(男子68公斤級)則雙雙奪得銅牌,展現優異競技實力,女子壘球隊則獲得第5名創下隊史最佳成績。

2004
第28屆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8屆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8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2004年8月13日至8月29日,在希臘雅典盛大舉行,共計有來自201個國家奧會參與,集結了10,625名運動員,共同角逐28個運動種類,計301個競賽項目的榮耀。這是進入21世紀後舉辦的首屆夏季奧運,奧運經過一個世紀後重返發源地,展現了奧運精神跨越世紀的傳承與延續。本屆奧運的口號「WELCOME HOME歡迎回家」傳遞了深厚的歷史意義。此外,本屆奧運重申「奧林匹克停戰協定」,呼籲全球暫停軍事衝突,促進和平與對話,讓奧運成為和平與全球連結的象徵,彰顯奧運的理想。

我國代表隊在雅典奧運派出88名選手參加14個運動種類,由棒球選手陳致遠擔任開幕掌旗官。本屆奧運我國取得突破性的亮眼成績,共獲2金、2銀、1銅,共計5面獎牌,排名全球第31名。其中,跆拳道選手陳詩欣奪得女子49公斤級金牌,成為臺灣奧運史上首位金牌得主,隨後男子58公斤級的朱木炎也再添一金,締造歷史。黃志雄在跆拳道男子68公斤級與射箭男子團體賽(陳詩園、劉明煌、王正邦)分獲銀牌,女子射箭團體賽(袁叔琪、吳蕙如、陳麗如)則摘銅。本屆奧運的成績不僅追平了雪梨奧運的獎牌總數,更因首次奪得金牌而刷新紀錄。

2000
第27屆雪梨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7屆雪梨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7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2000年9月15日至10月01日,在澳洲雪梨舉行,共有199個國家奧會、10,651名運動員(男6,582名、女4,069名)參賽,舉辦28種運動、300個比賽項目,展現奧運運動的多樣性與包容性。本屆奧運以「分享這份精神(Share the Spirit)」為口號,展現澳洲友善、熱愛自由的國民特質,並透過運動促進國際友誼與團結。

我國代表隊在本屆雪梨奧運派出55名選手參加13個運動種類,由桌球選手蔣澎龍擔任開幕掌旗官。本屆奧運我國共奪得1銀、4銅,其中舉重選手黎鋒英與郭羿含披銀戴銅;跆拳道選手紀淑如、與黃志雄,以及桌球選手陳靜亦奪得銅牌,展現具有在國際運動最高殿堂奪牌的競技實力。

1996
第26屆亞特蘭大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6屆亞特蘭大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6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1996年7月19日至8月4日,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適逢現代奧運創辦百年,以「和諧、光芒、優雅」為核心理念,展現奧運精神的傳承與美國南部獨特的文化風貌。本屆奧運吸引了197個國家奧會、10,318名運動員(男6,806名、女3,512名)參賽,創下歷屆最高紀錄,展現奧運在全球的影響力。此外,競賽涵蓋26種運動、271個比賽項目,並首次將沙灘排球、壘球等項目納入正式比賽,進一步擴展奧運賽事項目的競技多元性。

我國代表隊在亞特蘭大奧運共派出74名選手參加13個運動種類,由射擊選手杜台興擔任開幕掌旗官。在本屆奧運我國桌球好手陳靜在女子單打項目以精湛球技闖入決賽,最終獲得銀牌,為我國在本屆奧運奪下唯一獎牌。此外,我國女子壘球隊表現不俗,在首次進軍奧運下,即獲得第6名,除展現出優異的團隊戰力外,更為我國女子壘球運動發展帶來正面長遠的效益。

1992
第25屆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5屆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5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共有169個國家奧會、9,356名運動員(男6,652名、女2,704名)參賽,創下當時歷史新高。此外,競賽涵蓋25種運動種類、257個比賽項目,並設置巴斯克回力球、跆拳道、滑輪曲棍球等示範賽,進一步展現奧運的多元性與包容性。本屆奧運正值柏林圍牆倒塌、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的國際新局勢,故以「永遠的朋友(Friends for Life)」為口號,強調友誼、團結與和平精神。

我國代表隊在本屆巴塞隆納奧運共派出37名選手參加7個運動種類及1個示範運動,由棒球選手王光熙擔任開幕掌旗官。在首次列入正式競技的棒球項目,一路過關斬將闖入金牌戰,最終雖未能摘金,但已創下我國棒球運動史上最佳表現;另在跆拳道示範運動,取得亮眼成績奪得3金、2銅,其中陳怡安、童雅琳、羅月英勇奪3金;王明松、周桂名奪得2銅的超水準表現,也讓跆拳道成為我國重點發展項目之一。

1988
第24屆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4屆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4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1988年9月17日至10月2日,在韓國漢城(今首爾)舉行,共計159個國家奧會參賽,運動員人數達8,397名,創下當時新高,顯示奧運朝向更廣泛的國際化邁進。此外,競賽涵蓋23個運動種類、237個比賽項目,並增設女子柔道、棒球、羽球、保齡球、跆拳道等示範項目,展現奧運對不同運動類型的包容與推展。本屆奧運以「和諧與進步(Harmony and Progress)」為口號,期許透過體育促進國際交流,推動世界和平。

我國代表隊在漢城奧運共派出91選手參加13個運動種類及4個示範運動,由田徑選手李福恩擔任開幕掌旗官。本屆奧運我國在跆拳道示範運動中,取得亮眼成績奪得2金、3銅,其中跆拳道選手秦玉芳與陳怡安摘金,為我國締造輝煌紀錄;白允瑤、陳君鳳、吳聰哲則分別獲得銅牌,展現優異競技實力。

1984
第23屆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3屆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2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1984年7月28日至8月12日,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共舉辦23個運動種類、221個比賽項目,並設置棒球與網球作為示範項目。本屆奧運以「參與歷史,與奧林匹克共成長(Play a Part in History, Grow with Olympic)」為口號,並首次採用民間資金籌辦,透過售票、轉播權、企業贊助等商業模式,成功扭轉奧運長年虧損的困境,為後續奧運的財務運作奠定新標準,是奧運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

我國代表隊在洛杉磯奧運共派出59名選手參加13個運動種類及1個示範運動,由田徑選手李福恩擔任開幕掌旗官。在本屆奧運我國舉重選手蔡溫義在男子60公斤級勇奪銅牌,成為本屆唯一獲得獎牌的運動員;另在示範運動,我國棒球代表隊首次參賽即在銅牌戰中力克韓國,展現優異的競技實力,為日後臺灣棒球的發展奠定重要根基。

1980
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
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

第2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 Games,以下簡稱奧運),於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俄羅斯莫斯科,共計有80個國家奧會參與,集結5,179名運動員(其中男性4,064名,女性1,115名)參賽,共設21個運動種類。此次奧運是史上首次在共產主義國家舉辦的賽事,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由於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率先宣布抵制本屆奧運,隨後全球超過60個國家響應,使得本屆奧運成為1956年以來參賽國最少的一屆。

本屆由於國際奧會暫時中止對我國奧會的承認,我國未能派出選手參加奧運,也未參與任何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