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奧運會歷史專區
奧運年表
第23屆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
1984 第23屆洛杉磯奧林匹克運動會
1984洛杉磯奧運我國舉重好手蔡溫義,勇奪男子60公斤級銅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1984洛杉磯奧運我國棒球代表隊歡送茶會。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1984洛杉磯奧運奧運代表團開幕進場由田徑選手李福恩擔任進場掌旗官。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1984洛杉磯奧運奧運我國棒球代表團在比賽勇奪銅牌之頒獎典禮。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奧運會參賽國家及總人數
時間
1984
7.28 Sat—— 8.12 Sun
地點
美國洛杉磯
參加國家奧會數
140
總人數
6829
男性
5263
77.07%
女性
1566
22.93%
願景及會徽

1984洛杉磯奧運以「參與歷史,與奧運共成長(Play a Part in History, Grow with Olympic)」為口號,標誌著奧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籌備委員會主席Peter Ueberroth的領導下,本屆奧運首次以民間方式籌辦,透過售票、轉播權出售、廣告、企業贊助等商業化經營方式,成功改變了過去舉辦奧運時常虧損的困境。其創新和靈活的財務策略,也為未來的奧運會提供了全新的運作模式。

本屆奧運會徽採用藍、白、紅三色的五角星作為主視覺。五角星象徵運動員們追求的目標,也代表著卓越、努力、自由與和平等奧運理念。多個星星的重疊,恰如運動場上的繁星點點,正是運動員們相互合作、團結的寫照。水平橫紋則生動地描繪了運動員們在賽道上全力衝刺的情景,象徵著他們在追求榮耀過程中的毅力與動力。線條流暢而富有律動感,讓人感受到運動的激情與活力。此外,星星採用藍、白與紅色,與美國國旗的元素不謀而合,扣合了洛杉磯奧運的主題。洛杉磯奧運不僅締造財務上的成功,也為奧運注入嶄新的現代意涵。這場賽會的經驗,至今仍是全球體育活動籌辦的關鍵參考與啟發。

吉祥物

洛杉磯是個充滿創意和娛樂的城市,這裡擁有世界知名的好萊塢與迪士尼公司,無數才華洋溢的藝術家於此集結。本屆奧運的吉祥物「Sam」即是由迪士尼公司的C. Robert Moore所設計,也成功地讓全球觀眾感受到洛杉磯作為「創意之都」的魅力。

「Sam」的名字來自於美國的擬人化象徵「Uncle Sam」,代表著美國的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因此,吉祥物「Sam」在奧運期間的出現,正是向全世界宣揚這些美國核心價值。「Sam」的外在形象是一隻擬人化的「白頭海鵰」,這種大型猛禽以雄偉的姿態聞名,在美國文化中也象徵著力量和勇氣,同時更是美國自由、獨立精神的代表。雖然「Sam」承載著美國的傳統精神,但牠的形象依舊十分親切可愛。牠的頭上戴著一頂有著藍、白、紅色的大禮帽,上面裝飾有奧運五環,身上也戴著白、紅相間的領結。這些色彩搭配不僅讓「Sam」成為了洛杉磯奧運的親善大使,也使得觀眾們感受到美式熱情與活力。

競賽運動種類

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舉辦21個正式運動及2個示範運動。

正式運動包含水上運動、射箭、田徑、籃球、拳擊、輕艇、自由車、馬術、擊劍、足球、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划船、帆船、射擊、排球、舉重、角力、現代五項。

示範運動:棒球(Baseball)、網球(Tennis)。

我國代表隊參加種類

我國運動員參加12個運動種類及2個示範運動

正式運動:水上運動、射箭、田徑、拳擊、自由車、擊劍、柔道、帆船、射擊、舉重、角力、現代五項。

示範運動:棒球Baseball、網球Tennis。

英雄榜
我國代表團人數比率、賽果
總人數
59
獎牌數
0
金牌
0
銀牌
1
銅牌
獎牌數(示範)
1
金牌
0
銀牌
0
銅牌
51
86.44%
8
13.56%
代表團名單
參賽項目 / 教練 / 選手 / 賽果
教練 李東興
女子200公尺自由式 張惠堅 第28名
女子200公尺自由式 文珊 第18名
女子200公尺蝶式 文珊 第22名
女子200公尺蝶式 張惠堅 第27名
女子400公尺自由式 張惠堅 第24名
女子400公尺自由式 文珊 第15名
女子800公尺自由式 文珊 第17名
女子800公尺自由式 張惠堅 第20名
男子100公尺自由式 繆洪 第30名
男子200公尺自由式 繆洪 第27名
男子400公尺自由式 吳明勳 第33名
男子400公尺自由式 林俊宏 第35名
男子400公尺混合式 吳明勳 第22名
男子1500公尺自由式 林俊宏 第25名
男子1500公尺自由式 吳明勳 第23名
教練 林忠明
女子個人 呂瑞瓊 第42名
男子個人 凃志成 第42名
教練 吳錦雲、蔡特龍
女子400公尺跨欄 賴利嬌 第18名
女子七項全能 蔡麗嬌 第18名
女子跳高 劉燕秋 第27名
女子標槍 李蕙貞 第22名
男子110公尺跨欄 吳清錦 未晉級
男子十項全能 李福恩 第19名
男子十項全能 古金水 第16名
男子馬拉松 陳長明 第56名
男子跳高 劉金鎗 未晉級
男子跳遠 李福恩 未晉級
男子標槍 陳鴻雁 第24名
教練 徐鴻進
男子48公斤級 鍾保明 未晉級
男子51公斤級 陳金銘 未晉級
教練 施德洋
男子1公里個人計時賽 李福祥 第22名
男子4公里個人追逐賽 徐進德 第31名
男子個人爭先賽 李福祥 未晉級
男子個人領先計分賽 李福祥 未晉級
教練 李台忠
男子個人鈍劍 李台忠 第45名
男子個人鈍劍 蔡興祥 第54名
男子個人銳劍 蔡興祥 第37名
男子個人銳劍 李台忠 第57名
教練 張聰輝
男子60公斤級 趙進富 未晉級
男子71公斤級 廖德成 未晉級
男子78公斤級 孫義雄 未晉級
男子86公斤級 張守忠 未晉級
教練 林炳宏
男子個人 陳功亮 第48名
教練 薛國航
男子470型 林樞文、林耀文 第19名
教練 蔡溪松
男子自由手槍 杜台興 第10名
男子定向飛靶 蔡白生 第29名
男子定向飛靶 楊清松 第41名
教練 楊進琨
男子52公斤級 鍾永吉 第12名
男子52公斤級 陳聖元 第16名
男子56公斤級 邱毓川 第12名
男子60公斤級 蔡溫義 銅牌
教練 洪朝雄
男子自由式52公斤級 羅文基 未晉級
教練 吳祥木、林家祥
總領隊 嚴孝章
領隊 余鴻臣
管理 林敏政
秘書 羅良漢
男子團體 曾智偵、江泰權、吳復連、吳德生、李居明、林易增、呂文生、宋榮泰、李志俊、杜福明、林華韋、凃忠男、凃鴻欽、莊勝雄、郭泰源、楊清瓏、葉志仙、趙士強、劉秋農、蔡生豐 銅牌
教練 張約翰
女子單打 許美珠 未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