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力
CHI,CHENG

紀政

成績紀錄:

1968年 第十九屆墨西哥奧運會80公尺跨欄 銅牌

1966年 第五屆曼谷亞運會跳遠 金牌

1970年 第六屆曼谷亞運會100公尺 金牌

  • 1944年3月15日生於新竹州新竹市牛埔(今新竹市香山區牛埔里)農村,父親紀清池為原住民道卡斯族,母親紀王尾則是新埔客家人。紀政自幼就展現高度的運動天賦,她的爆發力優異,適合田徑運動短距離及跳部等項目,就讀臺灣省新竹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今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期間參加新竹縣運動會,就在跳高、跳遠與、60公尺三項獲得冠軍,初露鋒芒。

  • 1962年,第17屆臺灣省運動會紀政參與五項運動的鉛球項目之比賽照。
  • 1962年,第17屆臺灣省運動會紀政於200公尺項目中跑出26秒90打破省運會紀錄。
  • 1956年,升入縣立新竹第二女子初級中學(今新竹縣立培英國民中學)後,紀政接受教練許明薰的指導,開始在臺灣田徑界大放異彩,曾在「1958年第十三屆臺灣省運動會」以1公尺45獲得跳高項目冠軍,後於1959年以12秒2打破80公尺跨欄的臺灣紀錄,並因此獲得全國田徑委員會主任委員關頌聲的關注與青睞。

    因此,在關頌聲的建議與支持下,紀政放棄保送升學的機會,獨自北上就讀私立勵行中學(今私立樹人家事商業職業學校)接受訓練。1960、1964年,紀氏先後入選「第十七屆羅馬奧運會」與「第十八屆東京奧運會」代表選手,雖然競賽成績不盡理想,但著實開啟紀政的國際視野,激起角逐世界的雄心。

  • 「1966年第五屆曼谷亞運會」,做好萬全準備的紀政先是以5公尺95成績奪下跳遠項目金牌。隨後,「1968年第十九屆墨西哥奧運會」,紀政在80公尺跨欄項目以10秒4摘得得銅牌,這是繼楊傳廣獲得田徑十項全能運動項目銀牌後的第二面奧運會獎牌,也是臺灣首位在奧運會奪牌的女性運動員,更是亞洲第一位在奧運會短距離項目獲得獎牌的女子田徑選手。

  • 1962年,第17屆臺灣省運動會紀政於跳遠項目中跳出5公尺58打破省運會紀錄。
  • 1968年紀政(中右)與楊傳廣發起「一人一元蓋場館運動」,並邀請體壇前輩林月雲(中左)共襄盛舉。
  • 值得一提的是,賽後榮耀歸國的紀政,與楊傳廣共同發起「一人一元蓋場館運動」,這是一項贊助我國政府興建運動場館的倡議活動,強調符合國際標準的運動場館對傑出運動員之訓練有絕對必要性,藉由「一人一元」募款活動,建置一座現代化的體育運動場館。

  • 「1968年第十九屆墨西哥奧運會」,紀政參加田徑女子80公尺跨欄奪得銅牌。
  • 之後,紀政的表現愈加突出,在1969-1970年間參與世界大小賽事共154場,於100公尺、200公尺、80公尺跨欄等項目中皆有傑出的表現,並奪得153面獎牌,國際媒體也因此稱她為「黃色閃電」、「飛躍羚羊」。不僅如此,她甚至還締造七項短距離項目的世界紀錄,國際田徑總會(IAAF)為此特別授予紀政破世界紀錄獎牌。「1970年第六屆曼谷亞運會」,紀氏雖再度以11秒63成績獲得女子100公尺項目金牌。可惜的是,因受到長年運動傷害與嚴重腿傷帶來的影響,使其無法再次奔馳於國際賽場,只得告別其波瀾壯闊的田徑競技生涯。

1962年,第17屆臺灣省運會紀政比賽照。

退休後,紀政因其清新良好形象,於1981-1990年間當選立法委員,並在1989-1993年擔任田徑協會理事長,致力於強化臺灣競技運動軟實力,加強教練培育,及積極向下紮根,為臺灣的田徑運動注入新血。另一方面,紀政亦基於「有健康才有希望」的觀念,創立「財團法人希望基金會」,推動全民健走運動,力促更多民眾養成規律運動以常保健康,對臺灣全民運動觀念的推展深具貢獻。

相關藏品

共有 40 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