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奧運會歷史專區
奧運年表
第26屆亞特蘭大奧林匹克運動會
1996 第26屆亞特蘭大奧林匹克運動會
我國桌球女將陳靜獲得女子單打銀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我國代表隊開幕進場由杜台興擔任開幕掌旗官。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1996亞特蘭大奧運我國代表團於機場合影。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奧運會參賽國家及總人數
時間
1996
7.19 Fri—— 8.04 Sun
地點
美國亞特蘭大
參加國家奧會數
197
總人數
10318
男性
6806
65.96%
女性
3512
34.04%
願景及會徽

1996亞特蘭大奧運以「世紀的慶典(The celebration of the century)」為口號,圍繞著「和諧」、「光芒」與「優雅」三項核心理念,反映出奧運百年慶典的歷史意義。本屆奧運會徽將奧運五環、火炬及五角星等元素融合在一起。會徽主要由綠色與金色構成,綠色代表自然與優雅,同時也是「森林之城」亞特蘭大的標誌;金色則是屬於冠軍的顏色,也是奧運百年的紀念。會徽中央是由奧運五環與數字「100」組成的火炬,形狀近似希臘式石柱。火焰則由代表五大洲的五種顏色,形狀由火焰轉變為天上的星星。在會徽底部,則以經典字體標示「Atlanta 1996」,穩重而不失現代感,為整體設計畫下典雅句點。這枚會徽不僅是視覺標誌,更是一段歷史的象徵,凝聚著百年來奧運所累積的榮耀、夢想與希望。

吉祥物

1996亞特蘭大奧運的吉祥物「Izzy」是奧運歷史上第一個由電腦技術創作的吉祥物,打破了以往奧運吉祥物多以動物或具象人形為主的傳統設計風格。「Izzy」最初的名字是「Whatizit」,源自英文口語「What is it?」,意指「這是什麼?」,反映出吉祥物本身充滿神秘與創意的概念。後來經過美國兒童的投票後,正式更名為更為親切且易於發音的「Izzy」。

作為一個虛擬角色,「Izzy」擁有鮮明的藍色身體,腳穿鮮紅色的運動鞋,象徵活力與動感。其右手高舉象徵奧林匹克精神的火炬,火炬上點綴的星星源於本屆奧運會徽中的元素。「Izzy」的身體上還裝飾有奧運五環標誌、閃電與星星的造型,不僅突顯了奧運精神中的力量、速度與團結,也彰顯出吉祥物的未來感與科技感。「Izzy」的誕生不僅象徵著奧運邁入數位與多媒體互動的新時代,更體現了亞特蘭大作為主辦城市勇於創新和迎接變革的精神風貌。

1996亞特蘭大奧運的吉祥物Izzy

1996亞特蘭大奧運的吉祥物Izzy

圖片說明: 1996亞特蘭大奧運的吉祥物「Izzy」。資料來源: 杜台興。

競賽運動種類

1996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舉辦26個運動種類,包含水上運動、射箭、田徑、羽球、棒球、籃球、拳擊、輕艇、自由車、馬術、擊劍、足球、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划船、帆船、射擊、壘球、桌球、網球、排球、舉重、角力、現代五項。

我國代表隊參加種類

我國運動員參加13個運動種類,計有水上運動、射箭、田徑、羽球、拳擊、自由車、柔道、帆船、射擊、壘球、桌球、網球、舉重。

英雄榜
我國代表團人數比率、賽果
總人數
74
獎牌數
0
金牌
1
銀牌
0
銅牌
32
43.24%
42
56.76%
代表團名單
參賽項目 / 教練 / 選手 / 賽果
教練 陳聰獻
男子10公尺跳臺 莊宏斌 第36名
男子3公尺跳板 陳漢鴻 第37名
教練 許東和、蔡祖修
女子100公尺仰式 蔡淑敏 第34名
女子100公尺自由式 蔡淑敏 第40名
女子100公尺蛙式 茆瀅欣 第39名
女子100公尺蝶式 謝淑婷 第38名
女子200公尺仰式 林季嬋 未晉級
女子200公尺自由式 張緯嘉 第55名
女子200公尺蛙式 茆瀅欣 第36名
女子200公尺混合式 蔡淑敏 第41名
女子400公尺自由式 林季嬋 第11名
女子400公尺混合式 謝淑姿 第29名
女子800公尺自由式 林季嬋 第9名
男子50公尺自由式 黃智勇 未晉級
男子100公尺自由式 黃智勇 第56名
男子100公尺蛙式 黃智勇 第33名
男子200公尺蛙式 黃智勇 第34名
女子4x100公尺自由式接力 林季嬋、蔡淑敏、張緯嘉、林謙如 未晉級
女子4x100公尺混合式接力 蔡淑敏、謝淑婷、茆瀅欣、林謙如 未晉級
女子4x200公尺自由式接力 林季嬋、蔡淑敏、謝淑姿、張緯嘉 未晉級
教練 林圭璋、賴文郎
女子個人 林宜螢 第13名
女子個人 林雅華 第19名
女子個人 楊鈞芪 第46名
男子個人 卓聖霖 第41名
男子個人 謝勝豐 第10名
男子個人 吳聰義 第44名
女子團體 林宜螢、林雅華、楊鈞芪 第12名
男子團體 吳聰義、卓聖霖、謝勝豐 第10名
教練 簡鴻玟、簡坤鐘
女子100公尺 王惠珍 未晉級
女子400公尺跨欄 徐佩菁 未晉級
男子100公尺 黃信平 未晉級
男子200公尺 陶武訓 未晉級
男子馬拉松 許績勝 第57名
男子跳遠 趙志國 未晉級
男子跳遠 乃慧芳 未晉級
教練 廖焜福、紀世清
女子單打 鄭淑仁 32強
女子單打 黃嘉琪 16強
男子單打 劉恩宏 16強
男子單打 張政雄 未晉級
女子雙打 蔡慧敏、陳儷今 未晉級
教練 何四郎
男子48公斤級 蔡池修 未晉級
教練 鄭詠謙
男子個人公路賽 陳智豪 未完賽
教練 紀俊安、張尚賢、張守忠
女子48公斤級 余淑珍 第9名
女子52公斤級 曾小芬 未晉級
女子56公斤級 黃愛春 第9名
女子66公斤級 吳玫玲 第9名
女子72公斤級 陳秋萍 未晉級
女子72+公斤級 葉雯華 未晉級
男子60公斤級 廖俊強 未晉級
男子71公斤級 黃建龍 未晉級
男子78公斤級 羅友維 第9名
男子86公斤級 吳國輝 未晉級
教練 Jessica A. CRISP、Peter EVANS
男子470型 薛光祖、薛光宏 第25名
男子風浪板 黃偉哲 第9名
教練 郭茂鐘
男子10公尺空氣手槍 杜台興 第41名
男子50公尺自由手槍 杜台興 第34名
男子不定向飛靶 黃義介 第57名
男子雙不定向飛靶 黃義介 第6名
教練 王正富、張簡金玲、莊其雄、陳哲昇
女子團體 王雅芬、杜惠美、杜惠萍、楊慧君、劉家琦、歐靜潔、韓幸霖、顏秀姿、簡岑如、李銘節、秋貞婷、張曉菁、劉自鑫、鍾瓊瑤、簡佩琪 第6名
教練 許榮展、林忠雄
女子單打 陳靜 銀牌
女子單打 徐競 未晉級16強
女子單打 陳秋丹 未晉級16強
男子單打 蔣澎龍 未晉級16強
女子雙打 陳靜、陳秋丹 8強
女子雙打 徐競、白慧嬰 未晉級8強
男子雙打 蔣澎龍、吳文嘉 未晉級8強
教練 王文直、黃文哲
女子單打 王思婷 32強
男子雙打 陳志榮、連玉輝 32強
教練 蔡溫義
男子54公斤級 王信淵 第9名
男子64公斤級 廖星州 第13名
男子83公斤級 郭泰志 第16名
男子83公斤級 吳再富 第1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