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會徽以深邃的靛藍色及日本江戶川時代流行的「市松模樣」組合而成,展示出日本獨有的穩重與內斂特質;口號為「United by Emotion」(中文:感動讓我們團結在一起;日文:感動で、私たちはひと つになる),傳遞出在這個數位化互動的時代,即便彼此素不相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依然能夠藉由奧運這個平臺聚集於東京:而在賽會場地、獎牌、選手村等皆遵循環保理念進行設計,眾多場地更是延用1964年東京奧運所建置的設施,並經加以翻修,展現日本推動永續發展的努力。此外,本屆奧運會響應性別平等,規定各代表隊開幕掌旗官,須由1男1女所共同擔任。
會徽
2020東京奧運會徽由日本圖紋藝術家 Asao Tokolo 設計,以「組市松紋」 為主題。會徽以深邃的靛藍色及幾何圖形組成,展示出日本獨有的穩重與內斂特質。在設計中,野老朝雄運用了3種不同形狀的四方形,共有45個組合,象徵著全球不同國家、文化和思想的融合,這一設計理念就是要將個體連結為一體,代表著世界團結一心的精神,並強調對多樣文化的接納與尊重,以延續奧運的精神。透過奧運,人們超越國籍、種族、性別與文化的差異,在這裡建立起心靈的連結,共同打破隔閱,化解偏見,成為促進理解與包容的力量。此設計及理念反映了東京奧運致力於將個體和文化融合,促進多樣性與共存的全球願景。設計者在訪談中提到,這些方形的組合就像是一場體育競賽中各種規則的編排,它們的存在賦予比賽更多的樂趣,並且同樣體現了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和諧關係。
獎牌
2020東京奧運獎牌,由設計師川西純市以「光輝」為主題的作品,從超過400件投稿中脫穎而出,並最終選中。這次獎牌的製作材料完全來自於日本全國民眾捐贈的廢棄電子設備,這是東京奧運組委會於2017年啟動的「都市礦山!大家的獎牌」計畫的成果。該計畫歷時兩年,共回收了約7萬9千噸廢棄設備,提煉出32公斤的黃金、4,100公斤的銀及2,700 公斤的銅,成為奧運史上首次由全民參與的獎牌製作計畫。
獎牌的正面刻有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Nike,以及奧運會的名稱「Games of the XXXII Olympiad Tokyo 2020」。背面則雕刻有東京奧運的會徽和奧林匹克五環,會徽的設計採用了傳統的「組市松紋」圖案,由45個方形組合而成,象徵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思想的多樣性。此外,獎牌的側邊還刻有該選手參與比賽項目的名稱,體現了設計的精細與實用性。
同時,獎牌的收納盒和緞帶設計也體現了日本傳統工藝的精湛技藝。收納盒由工業設計師吉田真也設計,使用北海道特有的水曲柳木材,經過手工打磨,並染上奧運的主色「靛色」,展現出獨特的質感。每一個收納盒的木紋都是獨一無二的,象徵每位運動員的獨特性。緞帶的設計則採用了日本傳統的「市松模樣」,並與現代和服的配色相結合,呼應了東京奧運會「和諧創新」的理念。
整體而言,東京奧運的獎牌是全球首次完全以回收金屬製成的奧運獎牌, 這一創舉不僅彰顯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也讓奧運更具環保意義,進一步展現出日本推動永續發展的努力。
吉祥物
2020東京奧運的吉祥物名為「Miraitowa」,由日本插畫家Ryo Taniguchi設計,充滿童趣與未來感,象徵著傳統與創新的融合。「Miraitowa」的名字源自日文「未來(Mirai)」與「永遠(Towa)」的組合,寓意著對世界美好未來的長久期許,與對全球未來的永恆希望。「Miraitowa」的設計呼應了奧運的「和諧創新」理念,牠藍白相間的身體,來自日本傳統的「棋盤紋」,額頭上則印有本屆會徽,體現出奧運與日本文化的緊密結合,也反映出世界各國對和平、永續發展與卓越運動表現的共同期許。「Miraitowa」不僅象徵著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的超凡表現,也代表著人們在困難中堅持夢想、不懈努力的精神風貌。其靈活迅捷的形象與深具意義的名字相輔相成,使之成為東京奧運傳遞理念與激勵人心的重要象徵。
2020第32屆東京奧運會,舉辦33個運動種類,包含射箭、體操、水上運動、田徑、羽球、棒壘球、籃球、拳擊、輕艇、自由車、馬術、擊劍、足球、高爾夫、手球、曲棍球、柔道、空手道、現代五項、划船、橄欖球、帆船、射擊、滑板、運動攀登、衝浪、桌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舉重、角力。
我國運動員參加18個運動種類,計有:射箭、體操、水上運動、田徑、羽球、拳擊、輕艇、自由車、馬術、高爾夫、柔道、空手道、划船、射擊、桌球、跆拳道、網球、舉重。
2020東京奧運我國舉重好手郭婞淳勇奪女子59公斤級金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2020東京奧運「麟洋配」勇奪羽球男子雙打金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2020東京奧運李智凱勇奪競技體操男子鞍馬銀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楊勇緯勇奪柔道男子60公斤級銀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我國羽球好手戴資穎勇奪女子單打銀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我國男子射箭團體勇奪銀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我國空手道甜心文姿云 勇奪女子對打55公斤級銅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2020東京奧運羅嘉翎比賽精采瞬間。 資料來源:運動部。
2020東京奧運黃筱雯比賽精采瞬間。 資料來源:李鴻明。
我國桌球混雙組合鄭怡靜、林昀儒勇奪銅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我國高爾夫好手潘政琮勇奪男子個人銅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我國舉重女將陳玟卉在女子64公斤級勇奪銅牌。 資料來源:運動部。


教育部體育署於例行記者會說明東奧培訓隊總集訓正式啟動。 資料來源:運動部。


2020東京奧運林敬能與郭婞淳合影簽名照。 資料來源:楊勝雄。


2020東京奧運開幕典禮黃渼茜與其他團員合影。 資料來源:黃渼茜。


張予親防護員在場邊為選手進行貼紮防護。 資料來源:張予親。


我國舉重女將陳玟卉。 資料來源:李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