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奧運會歷史專區
奧運年表
第28屆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
2004 第28屆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
2004雅典奧運我國代表隊授旗典禮。 資料來源:陳俊合。
女子射箭好手陳麗如、吳蕙如和袁叔琪(左起)為我國摘下女子射箭團體銅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跆拳道好手朱木炎勇奪男子58kg級金牌。 資料來源:劉慶文。
跆拳道好手黃志雄勇奪男子68kg級銀牌。 資料來源:劉慶文。
男子射箭隊陳詩園、王正邦、劉明煌(右起),為我國摘下男子射箭團體銀牌。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影像空間。
跆拳道好手陳詩欣在女子49kg級摘下我國歷史上首面金牌。 資料來源:劉慶文。
奧運會參賽國家及總人數
時間
2004
8.13 Fri—— 8.29 Sun
地點
希臘雅典
參加國家奧會數
201
總人數
10625
男性
6296
59.26%
女性
4329
40.74%
願景及會徽

2004雅典奧運口號為「WELCOME HOME(歡迎回家)」,意旨現代奧運自1896年首次舉行以來,歷經百年之後,再次回到發源地舉行。因此,本屆奧運首次舉辦全球火炬傳遞活動,傳遞路線比照奧運五環圖形,穿越世界五大洲,途經歷屆所有舉辦過奧運的城市,以及全球多座在體育、歷史、文化方面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城市,最後再回到雅典,象徵聖火的永恆不熄。本屆會徽採用桂冠為理念,並結合雅典的橄欖枝設計而成,整體呈現藍、白色的希臘風情,不僅向古代雅典奧運致敬,也喚起人們對奧運文化傳統的記憶,體現出本屆奧運在古典與現代之間的和諧交融。

吉祥物

2004年雅典奧運的吉祥物以古希臘神話為創意基礎,分別命名為「Phevos」與「Athena」。其中,「Phevos」來自光明與藝術之神阿波羅(Apollo)的另一名稱,「Athena」則源於代表智慧與戰略的雅典娜女神。透過吉祥物設計,旨在連結奧運的歷史起點與當代價值,傳達出和諧共處、公平競技與文化交融的理念。

兩位吉祥物的造型靈感取材自古希臘出土的陶製人偶「Daidala」,其簡潔且具象徵意涵的造型,在當代藝術中被重新演繹。「Phevos」與「Athena」分別身著藍、橙色的服裝,象徵海洋與太陽,同時也與本屆奧運與帕運的會徽主色相呼應。他們金黃的頭部與放大比例的腳部,形成一種童趣與親和感,使其深受觀眾們的喜愛。藉由這樣的設計,期望向全球傳遞奧林匹克運動所重視的價值,也讓這份源自希臘的珍貴遺產,在現代社會中持續發光發熱。

2004雅典奧運的吉祥物Phevos與Athena

2004雅典奧運的吉祥物Phevos與Athena

圖片說明:2004雅典奧運的吉祥物——Phevos(藍色)與Athena(橙色)。資料來源:劉慶文。

競賽運動種類

2004第28屆雅典奧運會,舉辦28個運動種類,包含水上運動、射箭、田徑、羽球、棒球、籃球、拳擊、輕艇、自由車、馬術、擊劍、足球、體操、手球、曲棍球、柔道、划船、帆船、射擊、壘球、桌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舉重、角力、現代五項。

我國代表隊參加種類

我國運動員參加14個運動種類,計有:水上運動、射箭、田徑、羽球、棒球、自由車、柔道、划船、射擊、壘球、桌球、跆拳道、網球、舉重。

英雄榜
我國代表團人數比率、賽果
總人數
88
獎牌數
2
金牌
2
銀牌
1
銅牌
49
55.68%
39
44.32%
代表團名單
貴賓 杜正勝、陳全壽、陳德新、黃啟煌、謝天性、謝棟樑
參賽項目 / 教練 / 選手 / 賽果
教練 許安東、蔡軒宇
女子50公尺自由式 聶品潔 第41名
女子100公尺仰式 傅筱涵 第37名
女子100公尺自由式 宋怡潔 第44名
女子100公尺蝶式 程琬容 第34名
女子200公尺仰式 林蔓繻 第24名
女子200公尺自由式 楊金桂 第36名
女子200公尺蝶式 程琬容 第25名
女子200公尺混合式 林蔓繻 第20名
女子400公尺混合式 林蔓繻 第20名
男子50公尺自由式 王紹安 第48名
男子100公尺自由式 吳念平 第54名
男子100公尺蛙式 陳卓逸 第35名
男子200公尺自由式 陳德同 第47名
男子200公尺蛙式 王韋文 第42名
男子200公尺蝶式 葉子誠 第36名
男子200公尺混合式 吳念平 第44名
男子400公尺自由式 陳德同 第40名
男子400公尺混合式 林昱安 第35名
教練 林政賢、施雅萍、湯金蘭
女子個人 陳麗如 第50名
女子個人 吳蕙如 第6名
女子個人 袁叔琪 第4名
男子個人 王正邦 第17名
男子個人 陳詩園 第7名
男子個人 劉明煌 第26名
女子團體 袁叔琪、吳蕙如、陳麗如 銅牌
教練 張永政
女子馬拉松 許玉芳 第57名
男子馬拉松 吳文騫 第56名
教練 陳康、劉恩宏
女子單打 鄭韶婕 8強
男子單打 簡佑修 32強
女子雙打 程文欣、簡毓瑾 16強
混合雙打 程文欣、蔡佳欣 16強
教練 楊賢銘、酒井光次郎、李來發、林易增、徐生明
男子團體 鄭兆村、王建民、林英傑、張泰山、林威助、高志綱、陳金鋒、耿伯軒、陳致遠、彭政閔、黃忠義、陳鏞基、潘威倫、陽建福、葉君璋、蔡豐安、鄭昌明、謝佳賢、杜章偉、張誌家、曹錦輝、黃俊中、陳偉殷、林恩宇 第5名
教練 徐瑞德
男子1公里個人計時賽 林志勳 第16名
教練 吳青華
女子70公斤級 劉書韻 未晉級
女子78+公斤級 李曉虹 未晉級
教練 Joern Grosskopf
女子單人雙槳 江倩茹 未晉級
男子單人雙槳 汪明輝 未晉級
教練 曾兆雄
女子雙不定向飛靶 林怡君 第7名
男子10公尺空氣手槍 張憶寧 第40名
男子50公尺自由手槍 張憶寧 第30名
教練 邱麗夙、倪兆良、陳捷棪
女子團體 王雅芬、吳佳燕、東昀錡、李秋靜、林柏珍、陳妙怡、林素華、陳鳳盈、黃慧雯、楊慧君、潘慈惠、賴聖蓉、顏秀姿、王曉萍、張麗秋 第6名
教練 許榮展、李貴美
女子單打 黃怡樺 32強
男子單打 莊智淵 8強
男子單打 蔣澎龍 16強
女子雙打 陸雲鳳、黃怡樺 16強
男子雙打 莊智淵、蔣澎龍 16強
教練 李東玩、張榮三、劉慶文、張文賓、陳偉雄、瑞札
女子49公斤級 陳詩欣 金牌
女子57公斤級 紀淑如 8強
男子58公斤級 朱木炎 金牌
男子68公斤級 黃志雄 銀牌
教練 Dirk Heinz HORDORFF
男子單打 盧彥勳 未晉級
教練 楊豐田、劉榮昌
女子48公斤級 陳葦綾 第11名
女子48公斤級 陳涵彤 第6名
女子75公斤級 黃世均 無成績
男子56公斤級 楊景翔 無成績
男子56公斤級 王信淵 無成績
男子62公斤級 楊勝雄 第9名
男子69公斤級 郭承瑋 第10名